【
仪表网 企业动态】6月28日,伟创电气( 688698)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伟创电气日前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54,270,450股公司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苏州技术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及智能化仓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伟创电气本次发行的目的:
1、进一步落实公司战略布局,做大做强现有业务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产业链资源、生产工艺制程、相关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储备等方面积累深厚,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流企业。
在传统
通用变频器产品销量增速相对放缓的背景下,公司开始有意识地专注成长型业务的做精做强,并且通过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布局
伺服系统及控制系统,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伺服系统及控制系统产品作为公司成长型业务,近年来表现尤为出色,增长迅猛。2022年度,公司伺服系统及控制系统销售收入23,779.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4%。此外,公司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集成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的完整行业解决方案,较单品出售更具优势,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本次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用于“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苏州技术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及智能化仓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符合公司的战略布局,能够有效提升公司核心工控产品尤其是伺服系统、高压变频器和工程变频器的产能、提高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线和行业线延伸的研发水平、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高效运营、强化工控类及电力电子相关技术研发平台的技术融合,有助于公司继续深耕深挖智能制造市场,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向全球领先的工控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
2、积极布局高景气赛道,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公司在立足于原有优势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高景气赛道,“苏州技术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是公司对光伏发电、锂电池化成分容设备等新兴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措施,顺应工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号召,可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符合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高歌猛进,制造端、应用端、进出口都取得了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 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87.41GW,较上年增加 32.53GW,同比上升 59.26%,新增装机容量为全球第一。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生活所需的交流电,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光伏逆变器是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气技术的紧密结合,与公司现有产品光伏水泵逆变器技术类似,公司具备进入光伏逆变器领域的技术基础。
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正处于“渐入佳境”的过程中,随着碳减排、经济内循环等概念的进一步发酵,锂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在相关的下游产业实现对铅酸电池等的替换。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锂电池出货 655GWh,同比增长 100%。其中,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 480GWh,同比增长超 1 倍;储能电池出货量 130GWh,同比增长 1.7 倍,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锂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与公司现有工控产品均以电力电子为基础技术,以IGBT 为主电路设计,可共享公司现有相关技术资源。工控产品(变频器、伺服系统、PLC、HMI 等)也是锂电池制造设备的核心部件,公司通过开发应用于锂电池制造设备中的工控产品,不断深入对下游锂电池制造设备的应用理解。对下游终端产品的开发经验及应用理解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提前做好高景气赛道布局,有望在未来利用技术优势快速切入,若新兴领域研发技术能够快速转化为商业化应用落地,将为上市公司导入优质主营业务资源,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3、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中 24,000.00 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可以有效缓解公司营运资金压力,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提升公司净资产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效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增强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为未来业务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地位提供资金保障。
公开资料显示,伟创电气成立于2013年10月,于2020年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变频器、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为制造业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及其下游制造工厂提供工控产品实现收入及盈利。
近年来,伟创电气经营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2亿元、8.19亿元和9.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755万元、1.27亿元和1.4亿元。